數十年來,我們始終強調果樹病蟲害的防治, “防”是在作物還沒有發病的前題下采用必要的預防措施,使我們栽種的作物不生病,或少生病,確保高產、優質、長壽。“治”的含義則不同了:它是因沒采用必要的預防措施,或采用了,沒有取得良好的預防效果,導致預防失敗等原因對已經生病所采取的必要的治療手段。所以“防”與“治”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。長期以來,許多果農只重視果樹病害的治療,而忽視了預防,導致果園傷病嚴重,產量不高,品質下降,壽命縮短,過早的失去栽培價值。要解決這些問題,首先要解決觀念問題。把重治療的錯誤觀念,轉變到重預防上來。應該是預防為主,治療為輔。因為要想把蘋果樹上已成形的腐爛病、輪紋爛果病、早期落葉病治的象沒有生病一樣,目前,世界上還沒有一種治療性質的農藥能夠達到這樣的效果。唯一能夠實現這個目標的就只有采取科學的管理方法,確保果樹樹體健壯,具有抵御多種病菌侵襲的本能。那么,怎樣才能確保果樹樹體健壯不染病或少染病呢?除了從思想觀念上徹底改變以外,還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工作:
一、施足肥、施好肥
當前,絕大多數果園處于饑餓狀態。果樹不但吃不好,也吃不飽。單一使用化學肥料的狀況普遍存在,果園土壤嚴重污染,果樹生長的環境遭到破壞,樹體已經受到多種病害的侵擾,失去了抗病能力。再者,施肥量普遍不足,果樹負載量過重,而營養補充不及時,也造成了樹體營養不足,抗病力下降。結果各種病害發生嚴重。要解決這些問題,關鍵不是治,而是施足肥,配方施肥。提高樹體健康水平,抵御病菌的侵襲。有機肥和無機肥合理搭配。單株施肥量確保在產量的10%以上,方能滿足果實生長與花芽形成的需要。
二、科學灌水
數十年來,大多數果園灌的是救命水,而不是根據果樹生長的需求科學灌水。結果造成果實皴皮、裂口大量發生。這些問題的出現,當然與土壤、樹勢有著密切的關系,但是,不科學的灌水應負主要責任。長期的干旱,果實個小、皮厚。突遇降大雨或者人為的灌大水,極易形成果個膨大和水份的供應不同步,而出現果實皴皮、裂口。要解決這類問題,必須解決現有的錯誤觀念,不能灌救命水,而是提倡科學灌水。特別是幼果膨大期應適時、適期灌水。使果實膨大與水份的供應步調一致,減少果實裂口現象大面積發生。
三、搞好果樹花果管理、合理負載
“愛苗”是目前大多數果農亟待解決的觀念問題。在肥水管理不到位的前提下,盲目加大留果量是造成樹體衰弱、引發病害大量發生的主要因素。留果量越大,消耗的營養越多。這時候如果肥水條件跟不上,極易引起養分失調,樹勢衰弱,抗病力下降。造成果樹大小年結果現象,導致各種病害大發生。應該在確保施肥量,維持在株產量10%的水平上,適時灌水。使果樹在保證當年果品產量的前提下,仍有足夠的營養孕育第二年的花芽。采取的具體措施是“對中、小型的枝組采用空枝組生長。實現結果、成花兩不誤。”空果臺的方法,對紅富士品種促花效果不明顯。
四、合理修剪、健壯樹勢
首先,對郁密果園要下決心進行技術改造。優化果樹的生態環境。結果前期和盛期可多采用去強留弱,去直留斜,利用背后枝、下垂枝結果。但是,隨著樹齡的增加,樹勢逐漸衰弱,背后、下裙枝已經優勢不在。應及時地采用枝組更新的手法,抬高結果枝的角度,恢復樹勢。使前期的背后枝,下裙枝逐漸由背后向兩側,兩側斜背上轉移,并有目的的培養背上生長中庸的中、小型結果枝組。利用背上優勢部位生長結果,提高果品產量質量。
五、具體的預防措施
1、預防為主
在病害未發生以前,主動地采用保護性殺菌劑,封閉枝、葉、果,杜絕病菌的初次侵染。并根據保護劑的殘效期進行二次、三次預防,不給病菌任何可乘的機會,使果樹的枝、葉、果始終處于無菌的狀態下健康生長。
2、及時治療
盡管治療是被動的,但必要的治療是避免不了的。在預防過程中,任何人都會有失誤。預防的再仔細也會出現遺漏。在這種情況下治療就是必須的。及時的治療能夠把病害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以內,使之不造成大的危害,不形成大的經濟損失。但是,已經形成的病斑靠治療是永遠抹不掉的。